“文旅下沉,縣域出圈”,反向奔縣游興起動因解析與對策建議

者按

近年來,我國文旅市場逐漸呈現出下沉趨勢,“下沉式旅游”也帶來了縣域旅游的興起與繁榮。以年輕人為主的消費群體不再滿足于以往的大眾化旅游模式,轉而探尋差異化、個性化的深度文旅體驗。

本文圍繞縣域旅游展開,指出今年國內旅行消費市場增長態勢下,縣域小城迎來良好機遇,旅游熱度持續攀升,帶動縣域文旅經濟快速增長。接著從需求側、供給端及社交媒體三方面解析縣域旅游發展迅猛的原因。最后提出縣域文旅如何把握機遇的舉措,包括打造特色化生活化消費產品、樹立口碑提升文旅服務品質、吸引流量強化市場營銷推廣。通過以上舉措,各個縣域能夠乘此東風,創造縣域小城文旅發展的繁榮景象。

一 · 奔縣旅游發展態勢旺盛

近日,同程旅行發布《2024“十一”假期旅行消費報告》。報告指出,2024年“十一”假期國內旅行消費市場呈持續增長態勢,二三線及以下城市居民出游消費增長迅速。不難看出,出游熱情高漲的游客們除了涌向北上廣等較為發達的傳統熱門旅游城市,也出現了選擇悠閑舒適的縣城進行旅游的現象??h域小城旅游熱度的持續攀升,帶動了多個縣域文旅經濟的快速增長。

1.jpg

(圖片:熱門縣域旅游目的地|來源:央視新聞)

《全國縣域旅游發展研究報告2024》顯示,2023年,全國1866個縣域旅游總收入平均值為42.95億元,接待游客總人數平均值為508.27萬人次,同比分別增長了41.19%、35.18%,增幅顯著,縣域旅游強勁復蘇。旅游業景氣可期,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活力??h域旅游發展態勢整體向好,旅游投資信心不斷提升,“市場認、投資熱”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加快形成??h域旅游亮點紛呈,大批年輕人成為帶動縣域消費與旅游市場整體復蘇的生力軍。

二 · 縣域旅游發展迅猛原因解析

(一)需求側:消費群體追求旅游個性化和高性價比

旅游產業經過多年發展,逐漸催生出更加精細化、差異化、個性化的發展趨勢。隨著消費觀念的變化,常規旅游已經難以滿足人們的多元化需求。消費群體也由過去青睞于經濟相對發達的大城市慢慢轉向到更為靜謐樸實的縣域,人們不再滿足于傳統的大眾化旅游體驗,而是更傾向于尋找獨特、小眾的旅游景點。相對而言,小眾城市及縣域地區不僅沒有大城市的擁堵嘈雜,更能提供別具一格的自然山水與文化體驗。年輕人在此處既可以緩解大城市快節奏生活帶來的壓力與重負,也能夠享受不同的場景體驗,可以實現沉浸式文化感知,療愈心靈,滿足年輕人對于品質旅游與文化消費的需求。

對于以年輕人為主力的旅游消費群體,他們的旅游預算相對有限,相比于大城市,縣域地區的物價水平更為友好,成本低、性價比高的優勢也是年輕人選擇奔縣游的原因之一。年輕人可以用較少的預算獲得豐富的旅游體驗。例如,在貴州縣城,年輕人可以入住特色民宿、品嘗本地特色美食,消費不高也能體驗濃郁的少數民族風情。除此之外,現代社會發達的交通網絡也為縣域旅游提升了便利性。因此,即使節假日期間旅游目的地會有一定溢價,縣域也依然是更具性價比的選擇。

(二)供給端:縣域地區的優美環境與文商旅融合優勢

縣域地區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與民俗文化等獨特文化旅游資源,相比與大城市,這些是其特別的優勢,能夠滿足消費者對小眾、舒適與慢旅游的需求。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的當下,許多年輕人面對愈來愈多的任務與要求顯現出疲憊狀態,開始尋求一種慢節奏的狀態。小眾城市由于經濟增速相對緩和,商業化程度不會過高,還存有豐富的自然風光與淳厚的民俗風情,山、林、湖、瀑、林等自然饋贈讓疲憊的年輕人得以短暫地放置心靈,當地的特色民俗、獨特文化體驗也能為年輕人帶來舒緩與放松,帶來沉浸式的文化場景體驗。在江西婺源,政府通過舉辦油菜花節,開展攝影比賽、民俗表演等活動,吸引大量游客前來觀賞油菜花海,體驗特色民俗,實現農文旅的巧妙融合,打造旅游熱潮,拉動婺源縣文旅經濟的增長。

2.jpg

(圖片:江西婺源|來源:網絡公開)

除了坐擁天然美景外,各縣域政府也積極整合當地優勢,推進文商旅的有機融合??h域城市堅持以打出好品牌、創出好口碑為目標,為游客提供更多新場景、新玩法、新選擇、新體驗,以嶄新姿態迎接新機遇。白茶之鄉安吉縣在去年成功出圈,不僅被央視報道,還上了微博熱搜,當地咖啡館單日最高營業額達30多萬元,不到60萬的人口開出了300多家咖啡店。背后正是文商旅的完美結合。當地推出的“深藍計劃”將原來的一座廢棄礦坑改造為心性的深藍色湖泊,成為一處人造自然景點。不僅如此,“深藍計劃”與當地咖啡館合作,以一個較低的價格就能在獲得一杯咖啡的同時欣賞自然風光,還可以體驗獨具特色的文化活動,感受當地特色風俗。安吉的咖啡店,很多都是文旅性質,能夠為游客帶來綜合的出游體驗,具有一定稀缺性。如安吉的采茶體驗項目、咖啡制作體驗項目就吸引了大批游客前來感受??梢?,安吉縣的案例展示了文商旅融合的巨大潛力。

3.jpg

(圖片:浙江安吉“深藍計劃”咖啡|來源:網絡公開)

(三)社交媒體打卡文化催生縣域網紅景點

社交媒體、短視頻平臺等新媒體的廣泛應用為縣域旅游的發展傳播提供了強大助力。當下層出不窮的旅行vlog、出游攻略將許多縣域的特色景點、美食和文化活動進行宣傳曝光,迅速在網絡走紅,吸引了大量網友關注,并轉化為現實的旅游人數增量,切實提升了這些縣域的文旅經濟增速。

從近年來旅游業態的數據爆火可以看出,社交媒體是帶動假期旅游消費的主要方式。當游客面臨旅游目的地的選擇問題時,大概有超過80%的游客會在出發前的一段時間內做好旅游攻略。在這方面,抖音成為了旅行寶典的重要參考平臺之一,也就意味著用戶在旅游選擇上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做好旅游功課,避免現場入坑。抖音賬號“Hi河北”發布了一段視頻,在展現了河北正定的精美古建筑的同時又引出夜市龐大的人流量。此外博主還附上了“五一假期的正定古城,幾萬人確定不是來攻城的?”的文案,視頻一經發布點贊量和轉載量均過萬,瞬間吸引了大量游客從各地往涌向正定,贏得了網友們的稱贊。

4.jpg

(圖片:正定古城夜景|來源:網絡公開)

三 · 縣域文旅如何把握機遇,助力發展

(一)打造特色化生活化消費產品

與以往單純游覽景區的旅游方式大相徑庭,如今游客逐漸傾向于深度體驗目的地的特色生活風貌。洋溢著濃厚生活氣息的場景,如熱鬧非凡的燒烤聚會、深夜的街邊小吃攤,乃至日常所需的澡堂、風味獨特的餐館,均是吸引游客的亮點。游客所追求的也正是特色化生活化的場景體驗。

縣城應充分挖掘并展現自身的獨特魅力,正如山東淄博的燒烤文化、甘肅天水地道的麻辣燙、以及貴州別具一格的“村BA”賽事,無不彰顯出特色在文旅行業中的核心地位。這些實例證明,只要擁有鮮明的特色,即便是縣域小城也能在文旅市場中脫穎而出,實現“以小博大”效應。

5.jpg

(圖片:游客品嘗淄博燒烤|來源:網絡公開)

(二)樹立口碑提升文旅服務品質

為了全面提縣域旅游的綜合競爭力,相關政府部門應深刻認識到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持續優化公共服務、鞏固高性價比優勢以及營造更貼心的消費環境的重要性。只有全面推進這些基礎工作,才能不斷提升縣域小城的綜合競爭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資者前來體驗和發展,帶來當地文旅產業經濟的持續增長。要練好內功,持續完善基礎設施,例如區域交通建設相對滯后、承載能力不足、旅游營銷不夠精準等問題,提升服務接待能力,從而避免因游客“踩坑”等負面輿情發酵而造成的“功虧一簣”。

(三)吸引流量強化市場營銷推廣

在縣域旅游的發展規劃中,充分利用社交媒體平臺和自媒體的力量是一種高效且必要的營銷策略。這些新興的傳播渠道為縣域旅游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展示窗口,使其能更深層次地向廣大游客展現其獨特的魅力和豐富的資源。當地政府不僅可以邀請各大自媒體博主前來進行體驗宣傳,提高知名度,更可以自己下場親自宣傳,將當地文化旅游特色更為直觀地展現給廣大網友,抓住將線上流量轉變為線下真實旅游行動的大好機遇。

為了最大化地發揮這些平臺的優勢,縣域小城應當堅持“貨真價實”的原則,即確保所傳播的信息真實可靠、內容豐富有料。通過精心策劃和制作,展現縣域的自然風光、歷史文化、民俗風情以及特色美食等多元化旅游資源,讓游客在瀏覽中感受到真實的旅游體驗。

縣域旅游在當前旅游市場中展現出強大的活力與潛力。隨著消費觀念的轉變和新媒體的助力,縣域以其獨特的自然景觀、人文風情和高性價比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游客。然而,縣域旅游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仍面臨著基礎設施建設、服務品質提升等挑戰。

未來,縣域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不斷創新發展,通過打造特色化生活化消費產品、提升文旅服務品質、強化市場營銷推廣等舉措,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實現縣域文旅經濟的持續繁榮。讓更多的人走進縣域,感受其獨特魅力,共同推動我國旅游產業的多元化發展。

文獻參考來源:沉浸城市;澎湃新聞;中國新聞網;格物文化在線;新華網;中國旅游新聞網;華聲文旅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