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養經濟”視域下我國康養旅游開發模式與國內外案例探析

編者按

“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為康養旅游這一新興產業的蓬勃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叼B旅游,融合了健康、養生與旅游休閑,不僅滿足了人們對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也為地方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國康養旅游正逐步形成多元化的發展模式,包括森林康養、體育康養、農業體驗、醫療健康和文化旅游等,這些模式依托各地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文化特色,為游客提供了多樣化的康養體驗,從森林浴到田園生活,從體育運動到中醫藥養生,從文化體驗到精神享受,康養旅游已成為提升生活質量、實現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徑。

康養旅游的發展前景廣闊,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和科技的發展,康養旅游需求將持續增長,智慧旅游、遠程醫療等新興技術的應用將為康養旅游帶來更優質的服務和更豐富的體驗。在“健康中國”戰略的引領下,康養旅游有望成為推動我國旅游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為實現全面小康社會貢獻力量,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 · “康養經濟”的新興賽道

目前國內正通過一系列政策文件和行動來推動康養旅居產業的發展,這些政策包括提供資金、土地和稅收優惠,以支持康養旅居產業的擴張和升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簡稱發改委)與多個部門合作,發布了具體實施方案,旨在鼓勵私人資本參與康養旅居項目,并確定了中央政府的資助標準。此外,國家還強調了健康與生態旅游、扶貧工作的結合,以促進生態旅游的發展,特別是在貧困地區,通過建設相關的旅游和康養項目來帶動當地經濟發展。與此同時,社會力量舉辦的康養旅居產業發展大會也為行業內的政策討論、商業實踐和投資融資提供了平臺。

1.jpg

(圖片:康養旅游丨來源:半月談)

2016年10月國務院發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政策文件,提出加大對康養旅居產業的支持,提供資金、土地和稅收優惠。

2018年1月發展改革委發布《生態扶貧工作方案》,強調健康與多個產業的融合,推動生態旅游扶貧,加強生態旅游配套設施建設,并在貧困地區打造生態旅游和康養項目。

2019年7月發改委聯合多部門發布《文旅康養提升工程實施方案》,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明確中央投資補助標準,對不同地區項目提供不同比例的補助。

2024年8月30日至9月3日杭州舉行《2024第二屆全國康養旅居產業發展大會》,聚焦醫養康旅產業的政策解讀、商業模式、投融資等多方面議題。

二 · 我國康養旅游開發模式

(一)“林旅融合”康養旅游模式

森林不僅具有凈化空氣、調控溫度和平衡自熱生態的重要功能,同時還培養孕育了種類繁多的名貴中草藥材及珍稀物種,在我國林業供給改革背景下,人們開始逐漸關注森林避暑療養、中醫藥開發研究的價值,并在依托森林資源的基礎上開發出森林瑜伽、森林禪修和森林浴等形式的綠色生態旅游活動,達到了森林和旅游深度融合、共融共生的目的。森林康養旅游活動需要在林業較發達、森林覆蓋率較高的區域開展,比如,內蒙古呼倫貝爾地區、陜西省與秦嶺接壤地區和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等都在發展森林康養旅游模式。

2.jpg

(圖片:呼倫貝爾根河市森林康養丨來源:匠工營國)

(二)“體旅融合”康養旅游模式

近年來,我國人口趨于老齡化,亞健康人群不斷增加,慢性病逐漸年輕化,催生旅游市場空間向多層次、多樣化發展。此外,隨著全民健身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健身運動已逐漸發展成為一種潮流,也為“體育+養生+旅游”的融合發展開辟了道路。這種康養旅游模式借助山水旅游資源打造中高端康養休閑運動項目,如開展爬山、漂流、垂釣、馬拉松賽、帆船賽和自行車比賽等康體運動,讓人們領略自然美景的同時,積極加入到康養體育活動當中,從而達到以體助旅、以旅興體的目的。目前,體育康養旅游模式已在我國各個地區多種類、多模式廣泛開展,比如東錢湖運動休閑旅游節、環青海湖自行車國際賽和德清莫干山“裸心”體育小鎮等。

圖片

(圖片:莫干山“裸心”體育小鎮丨來源:匠工營國)

(三)“農旅融合”康養旅游模式

農旅融合康養模式主要是以懷舊和返璞歸真為主旨,面向那些偏愛體驗鄉村生活,追求田園氣息和健康養生的游客群體,借助農家、農事等農業基本元素,同時利用優質的生態環境、城鄉便利的交通、鄉村閑置的農房土地等旅游資源,打造的田園、養生和休閑一體化旅游方式。目前開發較成熟的項目,比如北京房山區長溝鎮等特色康養旅游小鎮均以這種模式為主。

4.jpg

(圖片:北京房山區長溝鎮丨來源:匠工營國)

(四)“醫旅融合”康養旅游模式

我國有著豐富的民族醫藥資源,隨著近年來醫藥健康養生概念受到了社會大眾廣泛關注,人口老齡化、養老和醫療服務等產生的巨大剛性需求亟待滿足。因此,在充分依托我國現有醫療資源的基礎上,秉持疾病與健康、醫療與護理和康復與休養等基本醫學理念,將我國豐富的中醫藥資源、民族醫藥療法和傳統健康養生理念與旅游產業相融合,構建醫養結合旅居基地,并逐漸衍生出一種新型旅游產業-醫療保健康養旅游。這種旅游模式主要以亞健康消費人群為市場目標,通過打造溫泉養生度假區、養老旅游小鎮,形成以中醫藥保健、養生等為基本元素的醫藥診療體系和以“生態、健康、自然、養生”為主旨的特色康養旅游產品,在提升消費者接受醫療服務的質量水平的同時,養成健康養生的良好生活習慣,打造“輕簡”的生活方式。

5.jpg

(圖片:臺灣昆侖養生莊園丨來源:匠工營國)

(五)“文旅融合”康養旅游模式

我國是擁有著幾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國,文化底蘊濃厚、文化資源豐碩,在文旅融合的新時代,將文化、旅游和康養三者相結合,是實現文化產業高效能傳播及旅游產業多元化的必要手段,因此,積極開發具有地方的文化康養旅游模式,因地制宜開發“文旅融合”式康養旅游產品,是許多地區推動經濟發展的主要方式。文化康養旅游模式依托我國傳統文化及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保證人們身心健康的基礎上,不斷催生新的文化創意,借助自然風光、風土人情和名勝古跡等元素進一步展現文化深度和廣度,讓旅游消費者在文化修養方面得到提升,進而達到從養身到養心的升華。目前,我國海南省??谑性讫堟?、上海市松江區車墩鎮和成都市大邑縣安仁鎮等都具有豐富的文化資源和文化特色。未來在市場和政策的雙重支撐下,文化康養旅游產業必將緊密結合,進一步彰顯我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6.jpg

(圖片:海南省??谑性讫堟傌瓉碓矗航彻I國)

三 · 康養旅游經典案例

(一)江蘇大泗鎮中藥科技園

江蘇大泗鎮中藥科技園,東側與經濟發展蓬勃的姜堰區相接,南側則與充滿活力的泰興市緊密相連,西側緊鄰先進的醫藥城,而北部則與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海陵區相接壤。中藥科技園占地面積達到1240畝,總投資額高達4億元人民幣。

7.jpg

(圖片:江蘇大泗鎮中藥科技園丨來源: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

1.依托文化底蘊打響醫藥品牌

大泗鎮曾是中醫名家與著名藥鋪的發源地,盛極一時,享有“一街十六藥鋪”之盛譽,是中醫藥文化繁榮與發展的重要見證。中藥科技園充分依托其醫藥文化的深厚底蘊,致力于打造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醫藥品牌。在中藥研究領域,中藥科技園積極借助江蘇畜牧獸醫學院等科研機構的力量,聚焦中藥材種植、加工、提取等核心技術環節,開展深入的研發與創新工作,不僅有效提升了中藥材的品質與附加值,更成功樹立了大泗鎮中藥材的知名品牌。

2.踐行“醫藥+”創新理念

為推動中醫藥事業的現代化進程,中藥科技園積極采納并實施“醫藥+”的創新策略,矢志構建多元化的中醫藥產業鏈??萍紙@精心規劃了三大核心區域:中藥種植生態區、中藥材加工區以及中藥科技園養生體驗區。中藥種植生態區專注于規?;N植泰半夏、決明子等優質中藥材及藥用花卉,并面向游客開放。中藥材加工區則聚焦于中藥材飲片的精細化加工與產業鏈的深化拓展。中藥科技園養生體驗區則構建了中藥養生館、中藥文化展示館及游客服務中心等多元化設施,旨在為游客提供豐富多彩的養生體驗與中醫藥文化的深度展示。

3.構建完善的養生養老服務體系

中藥科技園積極構建完善了養生養老服務體系,規劃了中藥商貿文化街區和養生養老配套服務區兩大區域。中藥商貿文化街區采用明代建筑風格設計,集小鎮客廳、國醫館、藥膳館、養生館、特色商鋪及民宿等多種功能于一體。養生養老配套服務區為居民提供了全面、優質的養老服務設施和服務項目,包括醫療保健、康復護理、生活照料等多個方面。

8.jpg

(圖片:江蘇大泗鎮中藥科技園丨來源:搜狐網)

(二)江蘇宜興雅達·松下社區

雅達·松下社區位于江蘇省宜興市陽羨溪山,是松下在中國打造的首個健康養老社區,社區的總規劃面積約400公頃,總建筑面積約55萬平方米,整體分為五大片區、十余個組團。項目共計1170戶,包括公寓794戶,別墅376戶,憑借卓越的全屋配套、精心的整體規劃以及充滿活力的社區氛圍,成功打造了一個高品質退休生活的典范。

9.jpg

(圖片:江蘇宜興雅達·松下社區丨來源:中國發展網)

1.智慧健康式便捷養老

社區設計團隊深入研究了老年人的生活習慣和需求,致力于創建一個既充滿活力又適合長期養老的社區環境。在醫療配套方面,社區內配備了科室齊全的雅達醫院及小鎮第二食堂,確保業主能夠便捷地獲得醫療服務和營養餐飲。為了滿足日常生活需求,社區精心規劃了約28000平方米的小鎮副中心,集中了凱悅臻選酒店、業主食堂、生活超市等業態,提供了全方位的生活配套服務??紤]到老年人的通行便利,社區通過規劃帶電梯的景觀人行天橋和風雨連廊,實現了園區內部及與配套設施之間的順暢通行,確保了老年人的出行安全與舒適。在居住體驗上,從抽油煙機、燃氣灶到洗碗機、水槽,再到水龍頭、儲物柜以及電視機、冰箱等,都采用了先進的科技產品。

10.jpg

(圖片:松下社區健康智能生活樣板間丨來源:中國發展網)

2.山水園林式養老住區

松下社區的設計理念融合了中式意境和日式造園的精髓,通過“筑山”“理水”和“花木”的傳統園林創作手法,將自然美景轉化為藝術畫境,營造出情景交融的園林式住區。社區的中央景觀軸以“松”為主題,超過3萬平方米的面積內構建多個主題場景,如“松徑迎客”“松灘聽澗”“松島觀瀑”,不僅美化社區環境,還為居住者提供了放松身心、享受自然的場所。這些精心設計的景觀元素為老年人打造了一個健康、宜居的生活環境。

3.活力溫情式養老社區

松下社區更是充滿活力和溫情的社區。為了滿足居民的文化生活和社交需求,社區內配備了歸家大堂和多個公共空間,如雅達書院、陶藝工作室、健身房等。在這里,老年人可以參加書法、繪畫、太極、瑜伽等多樣化的特色課程,不僅能夠重拾年輕時的夢想,還能結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此外,社區還注重通過定期舉辦的各類園區活動和講座來增進鄰里間的交流與互動,例如“雅達書院講談”等,不僅豐富了居民的精神生活,也加強了社區的凝聚力。通過這些精心規劃的設施和服務,松下社區成功地營造了一個既溫馨又充滿活力的居住環境。

四 · 國外康養旅游案例

(一)德國巴登巴登小鎮

位于德國巴登-符騰堡州黑森林國家公園內的巴登巴登小鎮被UNESCO列為16個“Great Spas of Europe”之一,人口約5.5萬,面積為140.18平方千米,擁有420公頃(相當于4.2平方千米)的森林土地,森林土地覆蓋率約為3%。第一,巴登巴登小鎮擁有悠久的康養文化歷史,從古羅馬時期就開始開設浴場,拿破侖三世、維多利亞女王等都曾在此留下足跡。第二,小鎮擁有獨一無二的溫泉資源,每天涌出的溫泉水量達80余萬升,泉水對多種疾病有保健和理療效果。第三,小鎮擁有完善的休閑娛樂服務體系。巴登巴登不僅提供溫泉療養服務,還開發了藝術體驗、戶外徒步和休閑娛樂等多種體驗內容,同時通過通過名人效應進行市場營銷,吸引了全球游客的目光。

11.jpg

(圖片:巴登巴登小鎮的配套設施丨來源:搜狐網)

(二)瑞士法國依云小鎮

依云小鎮(又稱埃維昂),位于上薩瓦省北部的埃維昂勒邦,坐落在萊芒湖南岸,距離日內瓦45公里,水路交通便利。小鎮依山傍水,背靠阿爾卑斯山,面臨萊芒湖,風光秀麗,有著“天然氧吧”的稱號。第一,打造國際知名的礦泉水品牌,將依云礦泉水與健康、純凈和高品質生活的形象聯系起來,增強了品牌的吸引力第二第二,舉辦賽事活動。依云小鎮通過舉辦國際會議和體育賽事,進一步提高了其國際知名度。第三,利用文化和故事營銷。依云水的傳奇故事起源于1789年,當時一位患有腎結石的法國貴族在飲用了依云小鎮的泉水后,病癥奇跡般地得到了緩解。依云小鎮利用其礦泉水的傳奇故事和文化背景進行營銷,將依云水打造成一種生活態度和文化象征。

12.jpg

(圖片:瑞士法國依云小鎮丨來源:網易)

編者后記

康養旅游是一種結合了中國傳統文化與哲學思想的文旅形式,具有濃厚的中國特點。經過多年的實踐經驗,我們可以總結出其發展策略與路徑。

提供康養“一站式服務”是康養旅游的關鍵步驟,通過整合多元產業資源,構建以健康為核心的綜合體系,涵蓋健康療養、生態旅游、休閑度假、醫療美容等多種服務形式,形成完整的康養產業鏈,提供從醫療保健到康復護理的全方位一站式服務,滿足居民和游客多樣化的康養需求。在此之上,還可以選擇結合在地文化稟賦。將當地文化特色融入康養服務,如中醫藥文化、生態文化等,借助生態觀光、傳統文化展示和文化體驗項目,使健康養生與文化體驗有機融合。在提升游客健康體驗的同時,也展現了獨具魅力的文化特色,增強了游客的參與感和歸屬感。此外,品牌化、智能化發展也是重要途徑。積極響應科技發展的趨勢,引入智慧養老服務理念,旨在打造便捷高效的智能化養老設施和生活環境,通過滿足居民與游客對高品質生活的需求,促使該服務或設施樹立良好口碑,進而成為健康養老領域的標桿。

文獻參考來源:沉浸城市;匠工營國;正元智觀;半月談;網易新聞;搜狐網;中國發展網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