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旅游”,山地文旅沉浸營造路徑解析

者按

步入新時代,人們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純粹的視覺勝景、刺激的感官探險、獨特的人文體驗,山地憑借其景觀美學形態、科考研究價值、康養生態環境及深厚人文沉淀,成為了備受青睞的旅游目的地?!妒笕蛳M趨勢》指出,城市居民不斷尋求戶外綠洲,以滿足其心理和身體健康需求。

在戶外場所就餐、運動、社交和放松,已成為消費者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逐漸興起山系生活成為越來越多人向往的旅行方式。

一 · 山地的旅途價值探析

山地憑借其景觀美學形態、科考研究價值、康養生態環境和深厚人文沉淀,成為備受青睞的旅游目的地。以山地自然環境和社會人文資源為載體和依托的山地旅游,成為大眾自然休閑、運動康養、戶外探險的首選。如今,在國家政策引導和民眾消費需求的共同作用下,山地旅游產業規模日臻擴大。

以貴州為例,貴州是全國唯一一個沒有平原支撐的省份,這里因山而美,因山而名,山地,賦予了貴州最鮮明的生態“底色”。全省92.5%的國土面積為山地和丘陵,特殊的地理環境造就了峰林、瀑布、溶洞、峽谷、森林等類型多樣、景觀豐富的旅游資源,形成了極具特色的山地文化。近年來,貴州持續將山地資源轉化為優勢動能,打造了貴陽和安順“山地旅游+集散地+避暑度假”旅游功能區、黔西南“戶外運動+度假康養”旅游功能區、畢節“山地旅游+度假康養”旅游功能區等融合發展的山地旅游新業態,推出了攀巖、探洞、蹦極、滑翔傘、山地越野、翼裝飛行等“山地旅游+”新產品新玩法。國際山地旅游聯盟永久落戶貴州,已成為國際山地旅游和戶外運動交流合作的知名品牌、著名平臺。根據《全國文化文物和旅游統計調查制度》初步測算,2023年全省累計接待游客6.36億人次,實現旅游收入7404.5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9.2%和41.2%,分別恢復到2019年同期可比口徑的113.8%和119.6%,“山地旅游+”紅利持續釋放,貴州正日漸成為山地旅游愛好者的理想秘境。

11.jpg

(圖片:黃果樹瀑布|來源:網絡公開)

(一)戶外運動勝地

今年,以貼近大自然為特色的露營,成為最受人們喜愛的出游方式,其中,獨具特色的山地露營尤其受到年輕游客喜愛。馬蜂窩發布的《2022露營品質研究報告》顯示,山地露營各有特色,浙江省湖州市的小杭坑宿營地是一個處于山林深處里的隱世之地,有著“浙江小瑞士”的美譽,而自然景色同樣優美的重慶市仙女山后山露營基地也有著高人氣。

22.jpg

(圖片:武功山|來源:網絡公開)

江西省武功山的帳篷頗有名氣。萬頂帳篷綻放在青山碧草間、星空營地里、架空棧道上,獨特的高山草甸環境吸引了眾多戶外愛好者來此開展露營、溯溪、探險、滑翔等戶外活動。武功山帳篷節已成為以露營為特色,融旅游休閑、文化娛樂、戶外賽事于一體的戶外節慶活動。

登山、徒步、騎行、滑雪、滑翔、熱氣球、探險等多種戶外運動,成為山地旅游的新亮點,吸引游客紛至沓來?!吨袊降芈糜伟l展趨勢報告(2021)》指出,疫情以來,山地戶外旅游數據上漲163%,人們的出行方式從觀光旅游向體驗旅游轉變,山地旅游也由小眾轉向大眾普及發展。

(二)康養休閑空間

山地擁有涼爽舒適的氣候環境,是康養、避暑的休閑好去處。近日,四川省第十三屆(夏季)鄉村文化旅游節推出“清涼天府,安逸四川”夏季精品旅游路線,其中“一起森呼吸,山地康養游”森林康養休閑之旅,邀請游客登峨眉山、樂山、瓦屋山,體驗觀光休閑、科普教育、山地運動、康養度假等。

山地康養旅游的內容豐富多樣,既包括戶外運動強身健體,更有森林休憩、溫泉健身、山地避暑、醫藥療養等康體養生,游客在山水畫卷中享受靜養與悠然。

溫泉是山地旅游康養的重要內容,正從休閑娛樂型向康養度假復合型轉變。以喀斯特地貌為典型代表的貴州,溫泉資源十分豐富,貴州加快打造溫泉文化濃郁、品味較高的溫泉旅游產品體系,完善康養特色鮮明、發展規范的溫泉旅游產業體系,形成健康、養生、休閑娛樂、運動相結合的貴州溫泉康養特色模式。

炎炎夏日,尋找清涼之地又成為人們出游的首選。避暑勝地多在名山大川,中國知名的四大避暑勝地,有三處是山地,即河南省信陽市的雞公山、浙江省湖州市的莫干山和江西省九江市的廬山。如今,像長白山、黃山等許多山地旅游度假區都在避暑休閑上創新出彩,推出豐富的體驗吸引游客。

33.jpg

(圖片:張家界|來源:網絡公開)

(三)感受文化魅力

許多名山都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古建筑、宗教寺廟、名人墨跡、傳說典故、民俗風情等文化形式豐富多彩,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交相輝映,使山地旅游獨具文化魅力。泰山、黃山、峨眉山、武夷山這四座名山是中國的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此外,中國還有五岳名山、佛教名山等,這些都是著名的旅游勝地,也是山地旅游文化的代表。同時,山地旅游融山地觀光、休閑度假、山地攀登、野外探險、健身娛樂、人文教育等為一體,是一種文明交流旅游形式,希望充分發揮旅游業在文化傳播中的重要作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堅持把文化內涵融入山地旅游業發展全過程。

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在2022國際山地旅游日主題活動上接受媒體采訪時談到,文化是山地旅游者新型的消費內容、新的活動場景。到山里面去不可能只是看山,大多數人要參與一些文化活動。旅游是異地的生活方式,所以當地的非遺、當地的民俗,還有當地新時代的休閑娛樂的方式都應當以開放共享的姿態為游客所共享,這也是增強山地旅游競爭力的重要載體。

以親近自然、積極健康、多樣體驗等為特點的山地旅游是綠色生態的生活方式,將成為中國旅游復蘇創新的引擎,山地旅游潛力巨大、前景廣闊。旅游業者應開發適合慢生活、微度假的山地旅游產品,豐富山地旅游新業態,做精生態觀光游,做強康樂養生游,做深文化體驗游,做優度假休閑游。

二 · 山地旅游類型

(一)戶外露營

過去一年來,各大旅游報告數據不斷提及野奢、露營等關鍵詞。Grand View Research的報告數據顯示,全球精致露營市場規模預計從2019年到2025年將以12.5%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亞太地區預計年增長率更為顯著。在2021年度十大玩法中,露營成為年輕人最受青睞的玩法。

44.jpg

(圖片:戶外露營|來源:網絡公開)

事實上,最早的露營是一種野外生存技能,強調的是戶外的體驗和對自我的鍛煉,帶有教育功能。隨著露營設備的不斷發展,以及營地建設的完備,露營的休閑娛樂功能也不斷凸顯。露營也逐漸成為人們熱衷的戶外休閑運動之一,一家老小到營地去,接近自然,拉近彼此的關系,還可以進行戶外鍛煉。在加拿大的班夫國家公園,擁有超過1,600公里(1,000英里)的遠足徑,2468個露營地,每年接待游客超過300萬人。露營正逐漸從小眾走向大眾。

(二)房車生活

短視頻平臺上,含#房車 #房車旅行這兩個關鍵詞的相關視頻播放量已合計超過200億次,在TikTok上,#Vanlife話題相關內容瀏覽量已超過49億。各大社交媒體上,房車生活逐漸成為備受年輕人矚目的新浪潮和理念,它承載著向往遠方、旅行、逃離都市等一系列象征意義。

55.jpg

(圖片:房車生活|來源:網絡公開)

在美國,3億人口擁有近3,000萬輛房車,房車是美國戶外休閑產業中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2021年度房車銷售數量飆升,諸多汽車廠商紛紛發布Vanlife概念,房車市場還衍生出了租房車,共享房車的產物。受限于房車旅行的成本,目前房車還未成為大眾旅行方式,但也逐漸開辟出一個更垂直的領域和商機。

(三)山地徒步

后疫情時代,人們更加向往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強健的體魄,熱衷在環境優越的野外環境參加各項活動,開展攀巖、徒步、滑雪、山地騎行等各類運動。山地的地形起伏、海拔高差、地質地貌構成、生態自然環境都為開展山地運動休閑提供了絕佳條件。其中,最受歡迎的當屬山地徒步。

《世界山地旅游發展趨勢報告(2020版)》指出,徒步旅行是一種大眾化的活動,能夠滿足人們重新發現大自然和出發尋根的渴望。在尼泊爾、法國霞慕尼等國家和地區,有著成熟的徒步路線,山地徒步也逐漸形成完整的產業鏈。2021年,國際山地旅游聯盟發布《國際山地徒步旅游指南》,對徒步步道建設、徒步工具及裝備市場、管理模式等方面做了闡述,提倡依靠環抱發展輕旅游和徒步,對山地徒步旅游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四)冰雪運動

北京冬奧會的開幕,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了冰雪旅游,尤其是冰雪運動體驗的熱潮,相關的冰雪運動體驗類景區受到游客關注。馬蜂窩數據顯示,春節期間,“冰雪”、“滑雪”等冬奧相關搜索熱度平均漲幅均高于215%?;谝咔楹笕藗儗敉膺\動的需求、消費觀的改變、冬奧會等原因,中國已成為世界國民滑雪人口第三多的國家,未來5年,中國的都市與室外滑雪場將有3億人“走上冰雪”。

66.jpg

(圖片:冰雪運動|來源:網絡公開)

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的《2021全球自由行報告》中提到,近年來,冰雪旅游逐漸呈現“年輕化、多樣化”趨勢。在“冬奧效應”的引領下,除了滑雪、滑冰之外,攀冰巖、冰雪探險、雪地馬拉松、雪中漂流、寒地極限自駕、雪地摩托穿越等曾經小眾的冰雪活動的吸引力也在不斷飆升。馬蜂窩“單板滑雪攻略”和“雙板滑雪攻略”在春節假期的閱讀量是入冬以來的三倍,冰雪旅游這一“冷資源”繼續發揮“熱效力”,成為南北兩地旅游產業發展的新契機。

(五)山系生活

山地旅游是文化、體育、旅游融合發展的最佳載體之一,《中國山地旅游發展趨勢報告(2021)》總結了過去一年中國山地旅游發展的四個態勢:山地旅游從小眾精英型向大眾需求型發展、從傳統山地觀光型向山地體驗型旅游發展、從傳統山地旅游產品向創新型山地旅游產品集群發展、從產業單一型向山地旅游全產業鏈發展。報告也指出,家庭和小規模團隊為主體的旅游者,將成為山地旅游的重要消費群體,從根本上改變傳統觀光旅游的組織結構模式。

受疫情影響,人們的出游空間轉向山地。據不完全統計,在中國,僅2021年上半年新簽約的158個文旅項目中,就有40個與山地旅游相關。在此背景下,山地旅游將被賦予更多體驗性、參與性內容,從而衍生出更立體的山系生活,成為未來旅游最重要的方式之一。此外,山地度假屋、山地民宿、山地溫泉等業態也將成為山系生活重要的組成部分。

者后記

在艱難困苦的時代,一代人的使命是走出大山。而在振興富裕的時代,新一代人則用不同的方式歡迎游客們走進大山。年輕人催生新業態,新業態集聚新市場,新市場推動新社群的共建和共享,而山地承載和包容一切。如今,山地憑借其景觀美學形態、康養生態環境和深厚文化內涵,成為備受青睞的旅游目的地,山地旅游是人們健康多彩的生活方式之一。中國山地旅游市場活力涌動、創新不斷、未來可期。

文獻參考來源:沉浸城市;品橙旅游;人民網;澎湃網;騰訊網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