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土地承包法有這些重大修改,給億萬農民朋友吃下“定心丸”!

土地是農業發展的根本,是廣大農民朋友的“命根子”,只有擁有土地,加大農作物和農產品的生產,農民才能早日實現脫貧致富。所以土地確權是這些目標的前提也是關鍵之處,只有土地確權農民才能有的放矢的放手大膽去干,為了自己的美好的生活努力。那么究竟什么是土地確權?這里面涉及哪些權利呢?國家又出臺了哪些相關的政策?

什么事土地確權?

土地確權是什么意思?土地所有權、土地使用權和他項權利的確認、確定,簡稱確權。是依照法律、政策的規定確定某一范圍內的土地(或稱一宗地)的所有權、使用權的隸屬關系和他項權利的內容。

而近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對于《農村土地承包法》做了修改,這次的修改算是給咱農民吃了個定心丸。根據廣大農民群眾的要求,中央對保障農民承包土地的權益提出了一系列明確的政策。比如,順應農民要求保留土地的承包權、流轉土地的經營權這樣的意愿,中央提出了要實行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的三權分置,要讓農民的承包權能夠進一步更加落實。

具體是啥意思呢?簡單來說就是農民承包的土地的經營權歸屬自己使用,還可以流轉給其他人,并且流轉給其他農戶之后,你和集體的承包關系不會改變,仍然享有土地承包權,這樣最大限度保障了三方的權益,使得農民不會因為流轉和轉讓受到損失,還可以最大化的利用土地,推進經濟的發展和農業現代化的發展。

同時會議還提出在農村土地二輪承包到期以后要繼續延長30年,這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已經明確了,所以這次在法律中明確規定下來,等于給農民吃了一顆長效的定心丸。

再次延長30年,什么意思呢?這要追溯到第一輪的承包土地政策。

1997年827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穩定和完善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的通知》,明確提出第一輪土地承包即將到期之前,土地承包期再延長30年不變,也就是自98年新一輪土地承包,一直到2028年。此政策一出,土地確權也就基本明確了,啥意思呢?簡單來說就是保持長久承包關系不變,也就是說屬于你的土地已經印上你的名字了,至少到2028年農民的土地將不會被收回。

現在第二輪已經出臺,仍然延長30年,廣大農民朋友可以放心的使用土地了。

 

 

  • A+